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第169章(1 / 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穆谦明白,若是这养父母在京畿,偶尔阖宫宴饮时,陆氏还能见到,若是出了京畿,想要再团聚,就不知猴年马月了。更何况,这养父母的人品关系到孩子以后十数年的光景,须得十分谨慎。穆谦亦不忍穆诀的儿女前途未卜,索性道:

  “延儿和红伊乃是皇孙,京畿里辈分合适的皇亲数来数去就太子、秦王、睿王世子、赵王世子和儿子,虽然京畿外已经就藩的诸王也有资格,但儿子并不想让他们出京畿。那不如就由儿子将他们接回去,养在晋王府。儿子与穆诀从小到大的情分,接他们回去应当应分,想来父皇也会应允。”

  喻氏未置可否,只静静地瞧着自己的儿子,半晌未出声,她知道这个儿子跟从前不一样了,但是她分辨不清,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转了性子,还是从前太过隐忍,隐忍到连自己这个生母都瞧不出他掩藏在纨绔皮囊下的那颗雄心。

  “母妃怎么这么瞧着儿子?”穆谦察觉到了母亲的异样,“您觉得这样不好么?既全了儿子与穆诀的情谊,也让陆娘娘能够安心。”

  喻氏并未接茬,只以有体己话要私下同晋王说为由,屏退了殿内伺候的内侍,“谦儿,你老实说,是不是真的打算……”

  “是!”穆谦见到母亲屏退左右,当即猜到下面要聊什么,他未等后半句问出,便直接给出了答案,“若非如此,儿子何必接下北境军权,无端惹人非议。母妃也早就猜到了,不是么?”

  喻氏听了这话,整个人如堕深渊,她自自知出身寒微,无力与宫内其他女眷相争,苟且隐忍半生,纵有才华亦不肯表露半分,就是怕无端惹起穆谦的好胜之心。本以为穆谦能当个不求上进的纨绔,平安喜乐一生,没想到他还是卷入了朝局的漩涡中。

  “本来还存着侥幸之心,方才见你连个西席都不肯相让,为娘就知道,我的谦儿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凡事退避三舍不与人争锋的闲散王爷了。安阳虽以教授音律为借口,但明眼人都瞧能瞧出,那人是肖珏想要的,你既然有心入朝,就该学着左右逢源,何不就做个顺水人情。”

  穆谦摇了摇头,面上皆是坚毅之色,“母妃,儿子永远不会拿他做人情。”

  喻氏以为,穆谦只是借着这个先生表达一个不再软弱可欺的态度,没想到竟是真对这人上了心。自己的儿子她很了解,穆谦自幼洒脱,鲜少对人或物表现出执念,纵使有些新鲜玩意得他一时钟爱,若有亲近之人来讨,穆谦也是个大方的,随手便送了。如今,这人竟然被穆谦送出去又抢了回来,喻氏不禁对人起了好奇之心。

  “这人到底何方神圣,让我儿中意至此?”

  “他是登州人士,姓黎。”穆谦说道此处,微微一顿,想了一下又道:“名至清,是个妙人。本想着今日带来给您瞧瞧,不曾想病了,改日吧。”

  喻氏绣眉轻轻蹙起,这人竟然让穆谦重视到要带进宫来?听方才安阳的话,穆谦与他相识在去北境前,联想到穆谦性情的变化,喻氏心头生疑,莫非与此人有关?

  喻氏有些不放心,又知道自己儿子的臭脾气,怕直接劝他,激起他的逆反心理,迂回道:

  “为娘在后宫十数载,见识定然不及我儿。但也曾听闻,有些寒门书生,没有家世作保,若想走科举、察举之路封侯拜相,难于登天。但他们又个个自视清高,仗着读过几本书自命不凡,因着科举不第,自认为怀才不遇。这群人不曾经历宦海沉浮,只会纸上谈兵,还口才了得,又善于投机取巧。最重要的一点,他们擅长烧冷灶,若真把冷灶烧热,便得一分从龙之功,若败了,他们本就身无长物,也无甚损失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