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4章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诏书中,不仅只字未提南宫达谋反一事,还封了南宫达为瑜王,“瑕不掩瑜”这个封号也说明了在南宫静女心中,纵然南宫达有过,依旧是个好兄长。

  藩王的封号也是有讲究的,一字封号是封给皇子的,二字封号是封给兄弟或宗亲的。就比如之前殁了的那几位皇子都是一字封号,而□□两位皇子是南宫静女封的,所以是二字封号。

  这彰显了南宫静女对南宫达的礼遇和宽容,等于是她代先帝赐了这封号,并赦免了南宫达谋反的罪过。

  最重要的是:因为是死后阴封,南宫达的儿子可以再袭成“瑜王”的封号,再传到下一代改为二字封号,到第三代再加一字,之后的子孙就不可再称王了,可以让南宫达的子孙多富贵一代。

  南宫静女的这一做法,大大降低曾经是“五党”大臣们的惶恐,不少怀有偏见的朝臣,多少有了改观。

  或许……确如遗诏上所说:这位女皇陛下:“聪慧宽厚,德重庄娴”。

  上官武暂时没有离开京城,一是担心武官集团作乱,二是齐颜建议修订御林军的编制,确保南宫静女的安全。

  南宫静女搬到了甘泉宫,将原来的未明宫更名为承朝宫赐给了齐颜,依礼:皇夫等同于皇后,应该住到凤藻宫去,但南宫静女爱惜齐颜的才华,想等到时局稍定还要齐颜回到朝廷中来,而未明宫是前朝的东宫改建的,离甘泉宫近又远离后宫,给齐颜住正合适。

  宫外的蓁蓁公主府则赐给了琼华长公主,一转眼女帝登基已经快一个月了,这期间齐颜见到南宫静女的次数屈指可数,朝中积压了不少朝务,有不少事情需要南宫静女处理。

  南宫静女每天最多只能睡两个时辰,剩下的时间不是在上朝就是在批阅奏折,整个人瘦了一圈不止。

  朝臣们见女帝把每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,还具备很成熟的见解,嘴上虽然不说,心里却是叹服的。

  有心人很快就发现了:南宫静女的字迹与先帝病倒后所批阅的奏折上的字迹一般无二,恍然大悟:原来先帝早就把蓁蓁殿下作为下一代女皇来培养了。

  回想起这几年:他们把奏折的批阅者当成了南宫让,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,抛开性别这一条,南宫静女担得起这帝王之位。

  就这样,文官集团稳了下来,就连当初当众反对南宫静女的那些朝臣,南宫静女也没有把他们怎么样,甚至还给带头的户部尚书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万字书,据说这位户部尚书看了南宫静女的信,关上府门痛哭流涕。

  还有三位自缢的御史言官,南宫静女不仅厚葬了他们,还命人在太庙附近修建了一座功德阁,把这三人还有陆仲行刘子瑜的牌位放了进去,并说道:“朕要时时来看看他们,提醒自己做个好皇帝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